枫桥经验60年 | “三圈”联动 解锁“平安密码”-pg电子游戏模拟

枫桥经验60年 | “三圈”联动 解锁“平安密码”

来自:枣阳公安 时间:2023-12-06

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位于鄂豫两省四县(市、区)交汇处,西与襄阳市襄州区接壤,北与河南省唐河、新野两县毗邻,流动人口较多,治安环境复杂。枣阳市公安局杨垱派出所以创建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为契机,立足辖区实际,探索构建“封控圈”“微治圈”“关爱圈”,警民携手共同解锁“平安密码”。


科技赋能,构建环镇“封控圈”

杨垱派出所积极推动落实枣阳市公安局环城、环镇、环市“三级”封控圈内的视频监控、识别研判等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,以前期“百千万”(百米见村级警务室、千米见中心警务室、万米见派出所)工程为依托,建立起“封控圈”。

目前,全镇6个中心警务室,36个村级警务室已建成使用,各要道卡口、“雪亮工程”视频端口均由枣阳市公安局“情指行”一体化中心统一调配,如遇突发情况,可快速响应处置。
“杨垱派出所,有一名盗窃嫌疑人驾驶蓝色电动三轮车,正从七方镇往你辖区逃离,请立即协助抓捕。”
7月15日,杨垱派出所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,迅速启动相应点位的“封控圈”,及时将盗窃嫌疑人杨某抓获归案,全额追回村民王大爷5200元治病钱。


网格自治,激活基层“微治圈”
针对基层治理工作任务重、警力不足等问题,杨垱派出所探索推行“户长制”网格化管理模式,以10户为一网格,由驻村辅警牵头,组织各户长在各自网格内常态化开展以困难互帮、治安互防、矛盾互调、环境互清等为主要内容的“四互”活动,积极引导群众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监督、自我服务。

“你们这老夫老妻了,为了一顿饭有什么好吵的,今晚来我家吃,日子还是要好好过的。”

11月8日,司庄村户长成功化解司某夫妻之间的矛盾。杨垱派出所利用“户长”亲邻里、知民情的优势特点,发挥其排查隐患、化解矛盾、宣传政策、服务群众等“第一触角”作用。今年以来,全镇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率达到95%。

为进一步发挥网格自治作用,杨垱派出所采取积分管理模式,每季度对积分排名在前2%的住户,由户长上门送米、面、油等生活必需品,并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建议,对表现突出的户长优先作为村(社区)后备干部培养。

通过构建“户长制”的网格“微治圈”,以“四互”活动为载体,进一步激活了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。


暖心服务,共筑和谐“关爱圈”
为践行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宗旨,杨垱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借力全镇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力量,推动建立“三联三帮”关爱机制,即每名党员联系1-2名留守老人,帮物资代购、生活照料;联系1-2名留守妇女,帮农业生产,就业增收;联系1-2名留守儿童,帮心理辅导、安全管护,为辖区群众安居乐业共筑“关爱圈”。
今年3月,杨垱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开展常态化扫楼行动中,了解到辖区朱某是一名留守妇女,丈夫常年在外务工,朱某在家照顾年老多病的母亲和10岁的儿子,生活十分拮据。
得知情况后,民警结合朱某会修剪花草、种植农作物等特长,经多方联系,最终为朱某对接到辖区桃园村一劳务公司,在双方互相了解情况后,顺利帮朱某找到工作。
“过去,村里留守妇女要照顾老人、抚养子女,负担很重,根本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,如今通过‘三联三帮’,有效解决了这类群体的困难。”桃园村的党员干部杨某说。
杨垱派出所以“三联三帮”为载体,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实现就近就业,不仅收入提高了,还让留守老人、留守儿童有所靠,用心用情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今年以来,杨垱镇在12340社情民意调查满意度排名中,位居全市第一名。
网站地图